教育技术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面向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其具体目标是: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忠诚祖国的教育事业;静思笃行、持中秉正,具有良好的人品和求真务实的学风,具有创新、批判性思维、问题求解和交流协作等方面的核心素养,能积极地为国家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理论功底;掌握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具有参与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能力;具备独立从事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教学科研、设计开发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基本掌握撰写外文学术论文的技能;

  3.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研究、开发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如在教育研究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与信息技术或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工作;在高校、中小学从事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在企业从事课程、培训、教学系统和资源设计与制作工作;在教育资源或软件开发公司从事相关工作等。

  总之,本学科培养的是有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教育技术人才,他们是教育信息化专家、教学设计与培训专家、数字教育工程师和远程教育专家;他们具有信息化教育的思想观念体系, 能解决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或培训问题,具有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环境建设、数字化教育产品研发等方面的能力。

二、培养方向

  设置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培训)设计、网络教育与新媒体三个研究方向。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主要以技术哲学、教育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技术、教育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及教育技术哲学思考;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技术引发学习方式变化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等;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与实践,教育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处理的理论模型、策略和方法;研究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设计,研究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有关开发技术,研究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方法与策略,探索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2.教学(培训)设计。主要以学习科学、设计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侧重研究信息化环境下如何通过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习者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引领学习者发展;提高各类培训绩效,如研究课程内容、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方法、策略、评价理论和方法;探索绩效技术在教育、企业或组织中的学习、培训中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等。

  3.网络教育与新媒体。本方向主要研究网络教育的过程、模式、支持服务及管理与评价等基本问题,探索新理念、理论指导下的满足学习对象需求的“资源设计与开发、系统设计与集成、项目规划与指导”等策略和方法;探讨新媒体教育应用的理论、策略与方法,跟踪新媒体发展及其教育应用的趋势,探索媒体与认知交互的机制,研究教育媒体环境与新媒体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新媒体支持教育变革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本学科的系统培养,使受教育者内化厚实的基础,向如下专家方向迈进:能够整体推动、部署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教育信息化专家;能够从事教学系统设计与教育系统规划的教学设计专家和培训专家;能够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在线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在线教育专家;能够从事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建设、资源设计与开发的数字教育工程师。

三、学制

  本学科实行弹性学制,原则上学制为三年,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一)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符合下列全部条件者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1.专业课程成绩不低于85分、或等级为优秀;全部课程无不及格者;

  2.科研能力突出,在读期间本人独立或与导师合作发表本学科A类期刊论文一篇及以上者;

  3.学位论文答辩获得优秀者;

  4.符合学校其他有关要求。

  (二)延期毕业:

  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者,不符合学院规定毕业条件者,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大类,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方向核心课、方向探究课;选修课程包括方向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

  本学科硕士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 37 学分。由三部分组成:必修课程(学位课程)不少于 26 学分,选修课程(非学位课程)不少于 9 学分,必修环节 2 学分(其中学术活动 1 学分,实践活动 1 学分)。

  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生,应补修本学科专业的本科生主干课程。具体学分构成如下:

  1.公共必修课(共4门,7学分)

  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共2门,3学分)、第一外国语课(共1门,3学分)和专业外语(共1门,1学分)。其中专业外语课程由学院开设,其余课程由研究生院于第一学年内统一组织开设。

  2.学科基础课(共2门,6学分)

  学科基础课是硕士生学习和掌握一级学科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按一级学科设置,开设 2 门,共 6 学分。

  3.方向核心课(共3门,9学分)

  方向核心课是硕士生掌握本培养方向基本知识结构和领悟本方向精髓的核心课程。方向核心课程共开设 3 门,共9学分。

  4.方向探究课(至少4学分)

  方向探究课是硕士生掌握本研究方向前沿问题和尖端知识的课程。硕士生根据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方向探究课,选修学分至少须达到4学分。

  5.方向选修课(至少6学分)

  硕士生根据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方向选修课,选修学分至少须达到6学分。

  6.公共选修课(至少选1门,至少1学分)

  公共选修课包括《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文献与信息检索》两门课程,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由研究生院统一开设,每门课程计 1 学分,硕士生至少选 1 门。

  7.跨学科选修课(至少选1门,至少2学分)

  为了扩大硕士生的学术视野,硕士生应跨越一级学科选修课程,选修学分至少须达到 2 学分, 课程考核按照选修课标准执行,考核合格后以所选修的课程计算学分。

  8.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跨学科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生需补修与本学科相关的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 2 门。需补修的课程应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补修课程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合格 以上成绩,但不计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附件一。

  (二)课程考核

  本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设置的各门课程均应进行考核,硕士生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取得学分。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可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学位课程(除公共必修课外)考核成绩达到 75 分以上(含 75 分)或“中”及以上为合格。公共必修课和非学位课程考核成绩达到 60 分以上 (含 60 分) 或 “及格”及以上为合格。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硕士生课程的考试,可采取课堂开卷、课堂闭卷、课程论文、口试加笔试等不同的形式;硕士生课程的考查,是根据平时听课、完成作业、课堂讨论、调研报告、社会实践等情况综合评定的成绩。提倡以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课程过程考核。

五、必修环节

  1.学术活动

  为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硕士研究生关注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学院设立导师论坛、研究生论坛等2个学术交流平台,每位导师每年应为研究生举办至少1次学术讲座,学院研究生每月组织一次学术论坛。各学科方向同时要邀请校外专家为研究生进行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开设学科前沿讲座等。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项学术活动,应至少参加1次本学科的学术会议,应听取不少于10场由校内外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1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学院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合格后计1个学分。为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学院每年邀请至少1名境外学者开设讲座、短期课程或创办研讨班,重点提高研究生学术研究基础和创新能力。每个学科方向(二级学位点)平均每年原则上至少派遣1位研究生到境外高校访学研修或进行合作培养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2.实践活动

  根据国家对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要求,为加强硕士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是硕士生必修环节,研究生实践活动实行“五个一”,即在“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研究报告”等中间根据个人研究方向以及未来发展需要选择实践形式中的五个,硕士生参加实践环节活动的情况须记入《江西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生实践活动考核表》,经指导教师考核合格后计1个学分。

六、文献阅读

  为充分发挥经典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学科基础知识中的作用,硕士生在读期间应完成相关文献阅读,撰写读书报告,每学期至少一篇。文献阅读情况作为硕士生中期考核淘汰的重要指标,具体标准见学院研究生文献阅读考核标准和办法。

七、中期考核

  为建立硕士生分流培养的机制,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和论文开题前,对硕士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研能力、文献阅读等方面进行中期考核。具体参照《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中期考核与筛选暂行规定》执行。

  本学科研究生需要达到五个一的要求:提交一篇文献分析、一份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或培训方案)、一个课题申报书、一个方向作品(或研究报告)、做一场学术报告等,方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八、科研能力的培养

  各学科方向应突出硕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科学研究贯穿于培养全过程。鼓励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促进硕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1篇本学科核心期刊(含)以上论文。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综合训练,是培养硕士生学术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为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培养方案中应对论文选题、文献资料、实验(调查)数据、参考文献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导师和学院应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与答辩等几个关键环节,并有具体的时间安排。

  1.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攻方向及奋斗目标,确定自己的技术路线,认真做好选题和开题报告。

  硕士生一般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一般要用至少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参见《江西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若干规定》。

  2.论文进展报告和中期检查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各学位点应定期组织论文中期检查。

  3.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经导师认可后,才能进行专家评阅和答辩。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和《江西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十、培养方式

  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个人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发挥导师个人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集体指导和团队培养的优势,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自主个性化发展。

  2.完善以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做到管教管导,教书育人,既要发挥对研究生的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作用,也要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的教育作用。导师应为在学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十一、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

十二、教育技术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和教学计划表

  公共必修课99920001 99920002公共英语31081和2学校 统一安排7学分,60分以上合格。
9992000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研究2361学校 统一安排
99920010马克思主义与 社会科学方法论1182学校 统一安排
99920012学术论文写作指导1181或2学校 统一安排
00820098专业英语1182张静 喻晓琛
学科基础课00820081教育技术理论与 学科发展研究3541项国雄 钟志贤 汪青云 刘赣洪 陈莉必修。6学分,75分以上合格。
00820082教育技术研究方法3541刘赣洪 陈莉
方向核心课00820083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3541钟志贤 刘晓艳必修。9学分,75分以上合格。
00820084学习科学与技术3542汪青云 刘晓艳
00820085网络教育应用3542陈莉 李志国
方向探究课00820086信息技术与教学 创新研究1183项国雄 刘赣洪选修2门。4学分,75分以上合格。
00820087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1183李志国 陈莉
00820088智慧教育平台 开发与应用2363胡三华 何彤宇
方向选修课00820089SPSS教育研究应用2362何彤宇 刘赣洪至少选修6学分,60分以上合格。
00820091
  • learning与
  • 企业培训
1184陈莉 胡三华
00820092移动教育产品开发2364胡三华 李志国
00820093面向信息化的 教师专业发展1182刘赣洪 张静
00820094多媒体交互技术1181李志国 胡三华
00820095教育技术研究前沿 (分专题)1181全体教师每人开设一次
跨学科选修课 学生自主选修    跨一级学科选修,至少2学分
实践环节学术活动00899901至少参加1次本学科的学术会议,听取不少于10场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1次学术报告1181学院安排导师组考核,学院审核
实践活动00899902必须参加1次社会调查、进行不少于2个月的专业实习、参与1项导师的科研课题、发表1篇本学科核心期刊论文1183学院安排导师组考核,学院审核
补修课程00820096数据库原理与应用3541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者须补修
00820097教育统计与测量3541